緊急避險系統
◎ 設計依據
● GB 1642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
● GB 14161-2008礦山安全標志
◎ 系統功能
緊急避險系統的設施有救生艙及避難艙。設施內部有氧氣供給系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凈化系統和通訊系 統,以及相應的監視、防護措施,同時還有足夠的水和食物。礦難發生后,無法直接轉移到安全區域的人員
可以進 入應急避難所,與災變環境隔離,通過檢測應急避難所內的參數,運行內部各救生系統,產生氧氣,處理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維持良好的內部生存環境。
◎ 救生艙
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是一種新型的礦山井下逃生裝備。當礦井發生事故時,井下遇險人員在不能立即升 井逃生的緊急情況下,可快速進入避難所內等待救援,為救援爭取時間。
裝置主要特性:
● 可防爆、防火、防有毒有害氣體滲入、抗壓等;
● 制冷凈化除濕一體化且無需電力;
● 開放式高壓膨脹制冷技術實現救生艙內溫濕度控制,性能可靠穩定;
● 過渡倉內設有先進的氣幕噴淋裝置;
(1)模塊化設計,便于運輸安裝;
(2)開啟方便,操作簡單;
(3)壓風供氧、自備氧二級供氧保障體系以及自救器逃生保障系統。

◎ 避難硐室
● 避災硐室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和井下涌水進入,并配備滿足當班作業人員1周所需要的飲水、食品,配 備自救器、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器、急救藥品和照明設備,以及直通地面調度室的電話,安裝供風、供水管路并設置閥門。
● 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是利用現代電子、信息、通信及計算機技術,實現對尾礦庫監測指標數據實時、自動、連續采集、傳輸、管理及分析的監測技術。系統建立綜合性的監管平臺,依托智能的軟件系統,當尾礦庫監控內容 出現異常時,及時預報預警,提醒企業盡快啟動相應的處理措施及預案,保障尾礦庫的安全運行。系統由庫區數據 采集裝置、信號接收及處理裝置、庫區機房及計算機管理系統、無線信號傳輸裝置、企業及省局指揮中心五部分組 成。主要監測指標有:內、外部壩體位移(分別監測水平及垂直位移)、浸潤線、庫水位、干灘長度、安全超高、 降雨量和庫區影像。
● 避難硐室將裝有加厚鋼制防爆門,超強抗超壓,能夠在井下緊急事件中保護避難硐室,并經由氣密艙進入主室。硐室主要由硐室主體、氧氣供給保障系統、空氣凈化與溫濕度調節系統、環境監測系統、通訊系統、艙內照明 和指示系統、動力保障系統、生存保障系統、備用自救器等組成。
● 避難硐室功能:供氣方式多樣,有壓風和壓縮氧等方式;空氣凈化功能;可隔熱降溫功能;硐室內外環境參 數監測(CO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O2濃度,溫度等);集便功能,風、水、通訊"三條線"保障。
.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