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區報:拓普智能張寧安認為,持續增長的前提是持續創新企業做強比做大重要
珠海特區報:拓普智能張寧安認為,持續增長的前提是持續創新企業做強比做大重要
□本報記者 廖明山
位于前山工業園的拓普科技園并不算太大,占地一萬平方米,但來訪者往往會被其中一個數百平方米的豪華展示廳所震撼。展示廳中央,一個由發電廠、變電站、煤礦、非煤礦山、輸電線路等模型組成的模擬沙盤里,閃爍的黃燈覆蓋系統的每一處重要節點。黃燈閃爍的地方就是拓普的產品,是提高自動化程度和保障安全的重要設備。
1990年,英氣勃發的湖南安化小伙張寧安懷揣夢想扎根珠海,此后一直執著專注于工業安全生產信息化領域。如今,其創辦并執掌的珠海拓普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已持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長。
“企業做強比做大重要,健康比規模重要。”拓普智能董事長張寧安告訴記者。自創辦18年來,拓普智能多次陷入低潮甚至面臨危機,但張寧安始終堅信“保持持續增長的前提是保持持續創新”,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創新精神,拓普智能一次次捱過低潮并化危為機。
“拓普因技術創新而誕生,因市場營銷模式創新而存活發展。”
1990年,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儀器及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的張寧安懷揣夢想南下。這個19歲時便從華中工學院無線電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的“神童”,憧憬著在珠海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沖鋒陷陣。
但當時并非一個好時機。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改革開放遭遇困擾,珠三角面臨的質疑聲不絕于耳。當張寧安興沖沖地拿著資料到珠海裕華聚脂切片廠報到時,人事部的工作人員很詫異:“最近好多大學生都走了,你還來珠海干啥?”
但張寧安已堅信改革開放的歷史潮流不可逆轉。僅僅一年多后,鄧小平南巡的講話猶如春風一夜吹綠祖國大地,珠三角再度成為全中國最熱的土地。
“鄧小平南巡,對我們這一批人的觸動非常大。”張寧安感慨地說。1995年11月,張寧安創辦起珠海市東區拓普智能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公司前身),憑著自己的專業技術背景,張寧安瞄準了工業安全生產信息化領域。
當時,國內的測控保護產品都是基于直流采樣技術的集中式產品,但加拿大等歐美國家已推出基于交流采樣技術的分布式產品。張寧安敏銳地察覺到,交流采樣和分布式才是測控保護產品未來的方向和主流,因此,他決定將全部研發力量集中于此。
1996年,拓普智能推出的基于交流采樣技術的分布式測控產品通過了電力工業部電力設備及儀表質量檢測中心的檢測。一年后,國家有關部門才頒布對該類產品的行業標準。但當時,拓普雖然擁有了業內領先的產品技術并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但其注冊資本僅60萬元,做完前期研發后已所剩無幾。面對有領先的產品技術但沒有資金、沒有營銷服務網絡的困局,拓普果斷地采取了“借船出海”的策略。
“暫時放棄終端市場,全力專注二級市場,以產品配套、ODM(拓普產品在銷售時采用合作方品牌)等方式與國內外同行廣泛合作。”張寧安說,這種以犧牲部分利潤和自有品牌為代價但能快速回籠資金的營銷模式使拓普在資金枯竭的背景下順利度過了嬰幼兒期。
此后,以二級市場為依托,憑借著技術上的優勢,借助當時國家進行電網改造的東風,拓普開始進軍終端市場,產品業務迅速進入了甘肅、天津、湖南、江西等地的電網市場。
“拓普就是因技術創新而誕生,因市場營銷模式創新而存活發展的。”回溯當年草創艱辛,張寧安感慨地說。
“企業應學會逆向操作”
經過剛開始幾年的順風順水后,張寧安加快了拓普智能資本運作的步伐,憧憬著拓普智能盡快羽翼豐滿,一飛沖天。但沒想到的是,前方暗流正洶涌而來。
2001年,在拓普智能投入大量前期資金后,其和粵華電的增資擴股合作最終夭折。緊接著,全國電力體制改革導致當時拓普主要客戶(電力系統)的業務暫時停滯,更是給拓普智能帶來巨大打擊。雙重壓力之下,拓普陷入了業務大幅萎縮、現金幾乎枯竭的困境,又一次面臨生死考驗。
“萬般無奈之下,拓普只能壯士斷腕,將人員和辦公面積縮減了三分之二。”說到這里,這個中年漢子頗為動容。也正是在那時的狂風巨浪中,張寧安告訴自己:“等待時機!電力體制改革完成后定會出現新的市場機遇。”
果然,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完成后,新組建的五大電力集團開始大力發展大型火力發電業務,拓普敏銳地抓住這一難得的市場機遇,針對大型火電廠建設的需求研制出“廠用電監控保護產品”并迅速推向市場。目前,該產品已覆蓋國內三分之一的大型火電機組。
“企業做強比做大重要,健康比規模重要。”張寧安感慨道。2008年,在那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中,張寧安的這句話得到了應驗。
“2007年,我頭腦很清醒,經濟已經明顯過熱了。”張寧安說,當時,當大多數企業都急著鋪攤子的時候,拓普卻忙于增資擴股,控制規模,并且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了首批增資,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全球經濟危機。
風暴來得如此之快!金融危機席卷而過,珠海眾多企業一片風聲鶴唳。但同樣是在這一年,拓普智能卻從容淡定,在前山工業園建起占地近萬平方米的科技園。“金融危機讓那時的建設成本非常低,我們建設科技園至少節省了上千萬元。”說到此,張寧安不無得意。
與此同時,在許多企業為求自保而不得不進行收縮時,拓普反而大舉進軍新的領域:全面開展礦山安全生產監控業務,不僅出人意料地化危為機,同時為長期持續增長夯實了基礎。“企業有時應該學會逆向操作。”闖過大風大浪的張寧安笑著說。
“保持持續增長的前提是保持持續創新。”
盡管珠海是拓普智能的大本營,但近幾年來,張寧安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北京,忙于在相關審批部門和投資機構間奔走。“拓普一定要邁進資本市場,我們不放棄上市,也不排除其他增資方式。”
讓記者意外的是,張寧安主動講起了拓普2011年沖擊創業板上市的敗走麥城。彼時,中國創業板正式開通已兩年,張寧安渴望拓普智能盡快上市發展壯大。但公司IPO申請在創業板發審委最后一輪審核中的投票表決時卻未獲通過。
“現在想來,當時過了是僥幸,不過才是應該的,內功的確練得還不夠。”幾年后坐在記者面前回憶起該次慘敗,張寧安竟談笑風生。“那時候我們完全沒有經驗,準備不充分,甚至整個公司里找不到一個懂資本市場的人。”
那次失敗,讓張寧安認真審視拓普的資本市場之路。“資本只會為規范可持續增長的企業買單。”近年來,拓普智能逐年加大研發投入修煉內功,以礦山安全生產監控和電力自動化為業務重點,積極拓展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各行業的廣泛應用。
如今,拓普智能已有十幾萬臺設備在各種現場運行,用戶遍布全國各地及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公司也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11年和2012年珠海市最具成長性軟件企業”等眾多榮譽。
“保持持續增長的前提是保持持續創新。”張寧安自信滿滿地說。未來,拓普智能將繼續堅持產品技術創新、業務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不斷開拓新的市場領域,公司將由產品供應商向系統集成商和專業分包商漸次升級,爭取早日成為工業安全生產信息化領域的一流企業。